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受邀参加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并成功举办会员单位论坛

作者:发布时间:2024-08-08浏览次数:10

2024年8月1-8日,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召开,大会主题为“跨越边界的哲学”,即以跨越地域、文化与学科边界为主旨。此届世界哲学大会吸纳全世界五千名哲学从业者参与。来自中国大陆的参会者有四百余人。大会共设有全体会议、专题会议、捐赠讲座、圆桌会议、特邀论坛、对话论坛、会员单位论坛、学生论坛等多种研讨形式,共计五百余场。开幕式在罗马名胜古迹卡拉卡浴场举行。

 

作为世界哲学协会联合会的会员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受邀于8月3日举办为期一天的会员单位论坛,论坛题为“科技的未来和对美好生活的跨文化渴望”(The Future of Technology and Intercultural Aspirations for a Life Well Lived)。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研究员、副院长朱国宏研究员,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研究员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研究专家聚集一堂,开展为期一天的研讨。

 

 

王德忠院长利用论坛休息时间与世界哲学大会主席卢卡(Luca Maria Scarantino)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并真诚感谢他本人和大会主委会本次论坛能够顺利举办给予的大力支持。

论坛开幕式由王德忠院长致辞,成素梅副所长主持。王德忠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以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促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如何全面深刻认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辩证关系,让科技更好服务人类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时代命题。对此,哲学界应该也有能力作出更大努力,贡献聪明智慧。本次分论坛旨在探讨交流科技未来与人类美好生活的理论见解和深刻哲思,就是哲学界的一次重要努力和有益尝试。朱国宏副院长则在点评环节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指出科技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作用。

 


  本次论坛主题进行,每个主题均有三位发言人发言和点评环节

  第一个主题围绕“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展开,由上海社科院哲学所赵琦研究员主持。

上海大学的王天恩教授的报告题目为AI的未来和人类生活》,王教授指出人工智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革。通过阐释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层次——人类知识层次人工智能、信息编码层次人工智能和信息层次人工智能,王教授认为“类人通用人工智能”将不断替代各类重复性人类劳动,而人类则将会越来越从事创造性劳动。这意味着在未来,人类生活的意义只能源自创造性活动,人类活动将越来越以追求人类的独特意义与价值为导向。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所长高策教授就《理解微观与未来》带来非常新颖的对微观世界与未来世界关系的理解。高教授认为人类在一百多年前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后,科技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人类所掌握的科技依然遵循宏观世界的规律,而未来科技则将在本质上遵循微观世界的规律和原则。因此,从了解微观世界规律特征入手到理解微观世界的思维方式方法是理解未来科技本质特征的必然选择。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成素梅研究员则就《劝导式技术的伦理审视》发言,她指出,具有劝导功能的技术产品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正在创造出更多的生活可能性,但也导致新的伦理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已经出现种族仇恨、性别歧视、恐怖组织招募、网络犯罪、侵犯隐私、加剧社会不平等社会后果之外,此类技术的前沿性和复杂性还会容易掩盖其劝导意图、分散用户的注意力等因此,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应用遵守双重隐私原则、公开揭示原则、准确性原则和劝导的黄金原则。她通过阐述算法系统归责的四大困境,即,因果追溯、系统漏洞、负责的所有权以及人造能动者)指出,需要从被动负责的技术伦理转向积极担当的技术伦理,建构有担当的伦理学体系。

  

  第二个主题围绕“科技发展与伦理挑战”展开,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作了题为《重塑智能时代的伦理知识范式》的发言。她指出为应对全球化和智能科技带来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危机与挑战,人类需要创建一种适应全球智能文明的伦理知识范式。为此特别需要伦理的根本觉悟——既是对跨越个体、种族、文化、语言多样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觉悟,也是对人类知识和能力有限性的觉悟,以及对代际伦理和地球公民身份的觉悟。付教授主张复活情感在现代道德生活和全球伦理建构中的生命力,用以克服现代性道德困境,丰富扩大人类的“存在方式”。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张志宏研究员围绕《信息化时代人类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发言。他认为在信息化时代,人类的本质性活动呈现出矛盾变化的特征:物质性活动的内容、方式呈现多样性、瞬时性变化,而精神性活动的内容、方式却呈现单向度、浅层次变化。信息代替资本,成为财富的源泉,欲望的对象和控制的手段。大量被动接受信息,导致人失去其本心。而要实现人类本质精神的救赎在于守住“心”力。人类只有重新确立人的本质,确立人真正的主体性,才能走出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困境。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具有孕育和涵养人性的优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赵琦研究员作了题为《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发言,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人才需求与教育理念提出见解。她认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将对现有的教育及其目标提出新要求,要求培育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专家型人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治理型人才,以及具有较高理解力、直觉力与敏锐性的智慧型人才。其实现需要积极贯彻教育现代化的所有基本理念,培育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人类是沉溺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欲望和需求满足的便利化,还是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时代难题。当代中国教育需直面这一时代难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谋未来。

 

第三个主题围绕“科技发展与生命现象”展开,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彭鹏副教授主持。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赵云波教授作了题为《从女娲造人到合成生命——实验室中制造生命》的发言。生命的出现因其根源性和神秘性对人来说一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事件之一。人类关于生命的思考,始终贯穿着亘古不变的三大主题,即生命是什么?怎样认识生命?以及如何制造出生命?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家们不断地通过复现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来试图理解生命。赵教授以人类从古至今对生命的探寻为研究对,回溯人造生命发展史,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等角度对人类历史上对生命的探寻的科学成就进行分析,并在时间维度上刻画合成生物学的历史意义,进而对人类关于生命的探寻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社社长段钢研究员则就《数字劳动和数字经济的哲学反思》发言。他指出人的数字化生存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数字劳动驱动的数字经济方兴未艾,他思考了数字时代劳动的形而上学特征,揭示其中越益加深的异化根源,理解在资本逻辑下的生存困境,以及寻找抵抗精神殖民侵蚀的出路。其分析围绕三点展开。首先,数字劳动强化劳动的“形而上学”特征。数字劳动能力成为新的竞争能力。数字经济时代的形而上学就是数字劳动成为新的上帝。其次,数字劳动不可避免使人的“异化”进一步加深。数字经济的未来世界,“异化”是人主动接受的现实命运,人在异化中不仅是不由自主的,也是欢欣鼓舞的。最后,数字劳动使得人的精神不断被殖民。诸如,“生命意义”等问题思考,被偷换成数字世界里理想的人为安排。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罗栋副教授则作出了题为《社交媒体与自然主义视角的主体间性问题》的报告。他指出传统的主体间性问题或者涉及基于观察的理解,或者基于交流理解。前者主张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推测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从而实现对他人心灵状态的理解。后者则主张人们需要依赖“社会标准化的规则”来能实现对他人的理解,而且这一过程需要通过语言交流等才能实现。认知科学通过对镜像神经元等人脑生物学结构的研究,为主体间性问题提供了自然主义的解释。自然主义视角下,人类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本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获得主体间性。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研究解释了科技时代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何以带来重要影响。这也为未来发展促进人与人理解的交流工具提供了启示。


第四个主题围绕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展开,由上海大学王天恩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闫坤如教授作出题为《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伦理表征及其伦理路径》的发言。她指出人工智能价值对齐源于人类的有限理性、人工智能体的自主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人工智能价值对齐是一个规范性问题,也是个技术性问题,既需要从伦理上论证对齐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也需要从技术上实现人工智能对齐的目标。为此需要分析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内涵要义、明确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价值表征。为了实现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目标,需要妥善处理好伦理共识与多元价值观、抽象价值规则与人工智能技术具体应用场景、人类终极伦理目标与短期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人工智能体的研发设定基本的道德准则和伦理底线,明确人工智能体的设计边界,确保其不对人类的价值和权利造成干扰和伤害,避免人工智能系统偏离人类价值观,以引导和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彭鹏副教授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数智文化新样态》的发言。他指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文化背景对创作者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其创作过程与作品风格往往不自觉地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熏陶与塑造。近年来,以Sora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模型凭借其卓越的数据处理与模式识别能力,得以深入学习并融合多种文化元素,进而创作出独具风格的跨文化艺术作品,为艺术创作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跨越不同文化的界限,生成多样化的作品,并满足用户广泛而多变的创作需求。而这些作品不仅为全球文化生态增添了新的色彩,更有望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促进全球文化的深度交流与理解。这一创新不仅为文化多样性的展现提供了新颖的平台,也为跨文化对话与理解的研究与实践开辟了新的路径。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施璇研究员围绕《笛卡尔的心物问题与重力类比》展开哲学史的探究。她指出笛卡尔与伊丽莎白公主在心物问题上的通信近年来逐渐得到笛卡尔哲学研究学者们的重视,却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理论和文本上的问题。笛卡尔在信中所提到的重力类比就是其中一个难题。关于笛卡尔使用沉重类比有两种不同的解读,第一种认为笛卡尔用这个类比来解释他的身心合一概念,即把心灵推动身体的方式类比为重力使重物移动的方式,第二种解读认为在重力的类比中所涉及的原初概念是身心合一的原初概念,人们已经拥有了这种身心合一的原初概念,但他们错误地将其应用于重力的概念上。第二种解读不但更适合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体系,也能得到文本的支持。所以,笛卡尔试图阐明在我们的思想中存在一个身心合一的原初概念,这个概念只能通过它自身来构想。

 


四场分论坛均引发在场学者的热烈探讨,大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当代科技对人类的异化、带来的挑战,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所超的作用展开热烈讨论。最后,在轻松、浓烈的学术氛围中哲学所成素梅研究员和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并宣布此次论坛圆满结束。

 

撰稿人:赵琦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