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上午,外国哲学研究室施璇研究员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五楼会议室做报告,题目为《笛卡尔的动物-机器说新论》。报告会由高桦副研究员主持,哲学所大部分科研人员与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施璇研究员通过五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探讨了笛卡尔的动物-机器说。首先,她提出笛卡尔的动物-机器说遭到了大量的批判,是因为人们通常认为该学说主张动物是没有感觉、激情与生命的机器,这个观点与人们的日常观察相悖。其次,她根据文本证据指出,笛卡尔本人其实是主张动物具有感觉、激情与生命的。再者,她又阐述了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主张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动物的身体是机器,二是动物没有心灵。接着,她以笛卡尔对“感觉”“激情”和“生命”的独特阐述为基础,论证了笛卡尔的上述两则主张(即“动物具有感觉、激情与生命”同“动物是机器”)在其哲学体系中是融贯的,并由此给出了自己对笛卡尔动物-机器说的新解读。最后,她还从笛卡尔的哲学本身以及哲学史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学说长期遭到误解的原因。
在报告之后的环节,与会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赵琦、丁毅超、计海庆、阮凯、裴延宇等学者从“神造-人造”的界限、现代“生命-机械对立”观念的形成、“机器”概念、语言与思想的关系等角度同报告人进行了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