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所举办“知网+Deepseek”开启人文科研新范式专题讲座

作者:丁宇发布时间:2025-04-22浏览次数:10

2025422日,哲学所举办了题为“‘知网+Deepseek’开启人文科研新范式”的前沿学术讲座。来自中国知网的顾陆泉和刘玲钰应邀做了专题报告,哲学所同仁和部分研究生参加。讲座由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计海庆研究员主持。

知网党政法行业经理顾陆泉简要介绍了中国知网的发展历程和管理架构。知网身拥有海量文献资源和强大检索功能,涵盖期刊、学位论文、专利等各种类型AI技术出现后,知网的华知大模型与DeepSeek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了新一代知识服务解决方案。用户通过全库问答、专题问答、AI润色等功能,可以获得更精准的知识解答和更高效的写作支持。

知网高级培训经理刘玲钰Deepseek的诞生背景、功能算法和底层逻辑等方面对其AI能力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首先,Deepseek属于中国自己培育的新兴科创企业,出色的文字处理能力体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其次,Deepseek采用数据蒸馏、深度逻辑推理等技术,使得大模型的训练和使用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其三Deepseek借助开源力量,快速获得了技术开发者支持并广泛普及。在实际操作演示环节,刘老师重点展示了知网结合了DeepSeek知网华知大模型AI学术助手及其丰富功能。刘老师介绍了如何在知网界面中快速找到AI功能入口,如何精准表述用户问题和需求,如何设置AI回答参数,如何追溯文献源头,如何进行AI查重、AI辅助研读、AI解读数字图表、AI对话写作等科研工作常备的多种功能

与会学者对两位的介绍和演示表现出浓厚兴趣,黄凯锋、赵琦、施璇、马庆、赵司空、张志宏、周丰、汪志坚等学者针对AI的学术辅助研究能力提出了各种问题,包括如何保护用户个人搜索信息不被滥用,如何建立个性化的垂类小模型,如何保护个人知识产权不被大模型滥用,如何有效甄别和标识AI生成内容等。主讲者克服AI幻觉防止个人数据泄露方面一一做了解答。

吴雪明副院长专程到会并在总结交流中鼓励大家多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人工智能使用素养,以此推动人文社科研究实现范式转型和创新性发展。讲座在意犹未尽的讨论中顺利结束。

 

(哲学所研究生  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