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凡 成素梅: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及其走向——陈凡教授学术访谈

作者:发布时间:2014-09-01浏览次数:306

节选:成素梅(以下简称“成”):陈老师,您好。据了解,国际哲学与技术学会(简称SPT)第19届会议将于20158月在东北大学举行。这是SPT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欧美以外的国家举行,也是亚洲国家第一次举办国际技术哲学会议。这无疑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走向世界并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您本人是第一位参加国际技术哲学会议的中国学者(2001),也是之后唯一一位连续参加了七届国际技术哲学年会①的中国学者,并且争取到了2015年的主办权。这说明,您本人和东北大学的技术哲学研究团队在中国技术哲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建制化、学生培养、国际合作、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基础性的推进工作。请您简要谈一下,中国技术哲学的兴起与建制化的发展经过。

陈凡(以下简称陈):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首先是围绕技术方法论和工程技术辩证法展开的研究。东北大学陈昌曙教授在1957年《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二期上发表文章,提出“要注意技术中的方法论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昌校长和关士续教授等人也于60年代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探讨机床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

关于本刊

在线阅读

信息公告

关注我们